【工商時報_名家評論】境外基金投報率話術好誘人!陷阱在哪?

2020-12-02

前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董事長馬多夫創立的對沖基金,即使在股市表現差的狀況下,仍然有穩定的報酬(每月1~2%),實則是個「龐式騙局」,他將後進者的投資本金當作是先進者的投資收益,持續發放「穩定獲利」,最後金融海嘯讓弊案終究紙包不住火。穩定報酬背後的真相尚且如此,標榜高報酬的境外基金對於不甚了解境外金融商

作者

作者

前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董事長馬多夫創立的對沖基金,即使在股市表現差的狀況下,仍然有穩定的報酬(每月1~2%),實則是個「龐式騙局」,他將後進者的投資本金當作是先進者的投資收益,持續發放「穩定獲利」,最後金融海嘯讓弊案終究紙包不住火。穩定報酬背後的真相尚且如此,標榜高報酬的境外基金對於不甚了解境外金融商品及其銷售機購的非專業投資人而言,可能藏有陷阱!

坊間常有自稱是資產管理公司、國際顧問公司、基金平台進行電話、網路行銷,以標榜高於一般市場投報率的話術來銷售境外基金或自有品牌基金,這些基金銷售公司或平台有時候還會舉辦說明會直接與投資人面對的方式,或透過多層次傳銷的手法來兜售境外基金。然而,產品說明書製作精良、說明會場地高級、網頁顯示可下單的境外基金具有高投報率的包裝下,投資人是否忽略了他們是在非法募集銷售境外基金?!

風險一:空殼公司或沒有銷售境外基金之資格

境外基金銷售公司或平台可能沒有在任何國家/地區註冊設立,縱使有註冊設立,其有可能未取得在臺灣銷售境外基金業務的執業資格,落在金管會的監管之外,可能有經理人挪用基金資產、偽造對帳單,或是以虛假的投報率欺騙投資人之情形。

風險二:未實際下單或空殼基金

非法的基金銷售公司或平台可能根本沒有實際向境外的資產管理公司下單,或者所推出的自有品牌基金只是空殼基金。

風險三:資訊不透明

非法的基金銷售公司或平台可能無法像合法的基金銷售機構一樣定期公佈基金資訊,導致投資人對於產品與風險瞭解不完整或不正確,而作出錯誤的投資決定。而且,資訊不透明,或者銷售人員刻意隱匿資訊,常導致投資人並不清楚所要負擔的各項費用名目及計算標準,或者等到要贖回時才知道要支付高額手續費或其他費用。

風險四:如有糾紛,僅能循司法途徑救濟,耗時費日

投資人向非法的基金銷售公司或平台購買境外基金如有發生糾紛,將無法依據證券相關法令獲得保障,只能依契約關係循司法途徑尋求救濟或移送警調偵辦,然歷經偵查、起訴、判決等程序,緩不濟急。

其實,在臺灣銷售的境外基金是需要經主管機關核備的,境外基金機構也需要委任單一的總代理機構在臺灣代理其基金之募集及銷售,而且境外基金的合法銷售機構僅限於證券投信、投顧公司、證券商(經紀)、銀行、信託業及其他主管機關核定之機構等,縱使基金銷售機構以投資公司、財務或企管顧問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為名,並在經濟部有合法立案登記,但只要是未經金管會核准從事境外基金募集銷售的業者,仍是違法從事基金銷售,投資人可從公司的名稱初步判斷該基金銷售機構是否合法。

此外,投資人在申購前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s://announce.fundclear.com.tw/MOPSFundWeb/)查詢境外基金銷售機構是否是合法的銷售機構及其基本資料,以及想要投資的境外基金是否有經核備,以保障自身投資權益,避免誤觸陷阱。

本文發表於工商時報_名家評論專欄 https://view.ctee.com.tw/monetary/25131.html